玻利維亞的安第斯成礦帶以盛產白銀久負盛名,雖以西毗鄰礦產資源豐富的秘魯和智利,卻鮮有發現如秘魯和智利一樣的世界級銅礦和金礦。按成礦分帶,銀礦一般產出在成礦體系的上部,而金銅礦則多位于深部。地質學家推測,玻利維亞的成礦體系剝蝕深度不夠,深部的金銅礦未暴露出來,這是歷史上玻利維亞深部金銅礦找礦工作,未引起過眾多礦業公司關注的重要原因。如今這一歷史,將被新太平洋金屬公司(New Pacific Metals)在科蘭加(Carangas)銀礦深部新發現的大型斑巖型金礦所改寫。
近日,加拿大新太平洋金屬公司發布公告稱,其位于玻利維亞奧魯羅省的科蘭加項目的找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在深部發現大型斑巖型金礦,最新探礦成果見礦595米,金品位1.3克/噸。2021年,該公司在科蘭加項目1000米長700米寬的范圍內進行了礦產普查,施工完成35個鉆孔總計1.3萬米鉆探工程,取得了孔孔見礦的佳績。在近地表兩百米內的火山碎屑巖層中,鉆探發現了近水平狀的40-200米厚大銀鉛礦體,而施工的5個超500米深鉆,還在銀礦層下面發現了與流紋質火山巖體有關的厚大金礦體。
以DCAr0031號孔為例,從基巖62.37米深處開始至161.55米處,見礦99.18米,銀品位21克/噸,鉛鋅品位2%。
從161.55米至757.25米深,見礦595.7米,金品位1.25克/噸。其中從457.3米至556.2米,見礦98.9米,金品位2.6克/噸;從711米至753.11米深處,見礦42.11米,金品位3.5克/噸。此鉆孔未打穿礦體,終孔在金礦化中,表明礦體繼續往深部延伸,品位升高。
DCAr0031孔是迄今為止在玻利維亞基巖探礦最深的鉆孔,第一次揭露了在近地表火山碎屑巖中的銀礦化下部,存在與巖漿噴發通道有關的次火山巖體中的厚大金礦化。另外四個深孔也在深部見厚大金礦化帶,印證了上銀下金(銅)的火山機制成礦規律,為玻利維亞未來的金銅礦產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美國著名勘探專家、新太平洋金屬公司地質顧問彼得·梅高(Peter Megaw)博士總結到,“這些激動人心的鉆探成果僅是一個開始,我們才剛剛抓住一個‘大型怪物的尾巴’”。
根據新太平洋金屬公司公告,目前該公司安排了四臺鉆機施工,計劃在2022年完成4萬米的鉆探,其中兩臺鉆機側重于勘探淺部的銀鉛鋅礦,兩臺千米鉆機對金礦進行追索。目前已完成15個鉆孔,共計1萬米的鉆探工作。公司計劃今年再上第5臺鉆機,能鉆深至1500米,對金礦延深進行控制,擴大礦床規模。(長江有色金屬報)